自9月以來,紙業市場漲價潮已經來襲,仿佛上游造紙業的黃金九月與銀十月將要到來。
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當前的紙業市場氛圍。從9月開始,包裝紙領域已經連續發布了5至6輪的漲價通知。在之前每月上漲200的基礎上,文化紙廠商這一次甚至追加了100
的漲價幅度。此外,券商也紛紛發表觀點對此輪漲價現象進行分析。
據《證券日報》的報道,晨鳴紙業證券部的工作人員表示,公司最近已經滿負荷生產,之前的提價函也基本落實到位。在9月15日,他們還針對文化紙和銅版紙發出了每噸漲價300的函件,并對此抱有樂觀預期,預計白卡紙漲價函也會相繼出爐。
而國盛證券最新的研報分析認為,目前漿紙系的漲價逐步得以實施,而廢紙系的規模紙廠則領漲,價格保持穩中有升,使得造紙行業的盈利修復呈現出可期的跡象。中國銀河證券也指出,近段時間來紙業行業紛紛發布漲價函,成品紙價格逐步提升,這將帶動行業盈利狀況的改善。
那么,事實情況又如何呢?卓創資訊的數據顯示,截至9月15日,國內157克銅版紙的均價為每噸5510,較8月底上漲了140
每噸,回升了7.09%。
在瓦楞與箱板紙市場中,玖龍原紙價格確實有所上漲,而且部分漲價已經得到了確認。然而,這一漲價并未帶動銷量的增長,反而引發了更多的觀望態度。到了這個關鍵時刻,紙業市場正面臨一個重要抉擇:是繼續推動紙價持續攀升,還是功虧一簣導致價格下跌,成敗就在此一舉了。
對于紙包裝業而言,也面臨著艱難的選擇:是豪賭紙價大漲,收割一波紅利,還是保持觀望態度,眼睜睜地看著市場變化。作為以包裝為核心的行業,包裝地帶認為有必要為大家梳理一下下游終端市場的情況,以作為原材料采購策略的參考。
雖然隨著中秋國慶和雙十一的來臨,市場趨于回暖,但如果我們將目光投向各大消費行業,便會發現所有的擔憂都指向了一個問題:消費者沒有足夠的購買力!同時,所有的矛盾也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:商品滯銷、行業內部競爭激烈。
目前,終端行業的惡性競爭依然存在,部分領域甚至陷入了不促不銷的內部競爭狀態。因此,上游造紙業需要認真考慮未來的市場營銷策略,不可低估推漲紙價的難度,特別是在長期市場需求預期低迷、消費者信心不足的情況下。對于印刷包裝業而言,制定有效的應對原紙大漲的應急方案勢在必行,保守一些也不為過,尤其是在經濟復蘇尚未觸及的情況下。